(1)有氧运动:是高血压患者最基本的运动方式,常见的运动形式有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秧歌、广播体操、健身操、爬山、爬楼梯等。建议每周至少进行3-5次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每次30分钟以上,最好每天运动。运动强度:中、低强度运动。较高强度的运动降血压更有效、更安全。中等强度可用以下方法评价:①主观感受:运动时心跳增快、微汗、感觉有些疲惫;②客观表现:运动时呼吸频率增快、微喘,可以与人交谈,但不能唱歌;③行走速度:每分钟120步左右;④运动时心率=170-年龄; ⑤休息后10分钟左右,运动引起的呼吸频率增加应明显缓解,心率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否则应认为运动强度过大。
(2)力量训练:力量训练可以增加肌肉量、增强肌力、缓解关节疼痛、提高机体平衡能力、防止跌倒、改善血糖控制等。建议高血压患者每周进行2-3次力量训练,两次训练间隔48小时以上。可利用多种锻炼方式和器械对各主要肌肉群进行力量训练。每组力量训练应重复10-15次。日常生活中的推、拉、拖、举、压等动作都是力量训练的方式。进行力量训练时,应选择中、低强度,运动时保持正常呼吸,避免憋气。
(3)柔韧性练习:柔韧性练习可改善关节活动度,增加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防止跌倒。建议每周进行2-3次柔韧性练习。做柔韧性练习时,每次拉伸达到紧张状态或稍有不适时,应维持10-30秒;每个部位的拉伸可重复2-4次,共计60秒。
(4)综合功能锻炼:综合功能锻炼可以提高人体的平衡、敏捷、协调、步态等运动技能,改善身体机能,预防老年人跌倒。包括太极拳、瑜伽、太极柔力球、乒乓球、羽毛球等。
(5)生活中适当增加体力活动量,有利于血压的控制。高血压患者可适当做一些家务、散步逛街等活动,使每天总步数达到或接近1万步。
(6)适宜的运动时间: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往往处于较高水平,而此时也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高峰期,因此,最好选择在下午或晚上进行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