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保证更佳的浏览体验,请点击更新高版本浏览器

以后再说X

欢迎访问k1体育39153运动健身器械网站!

图片名

全国订购热线:
020-88888888

主页 > 资讯公告

资讯公告
活动公告 公司新闻 健身指南 器材保养 常见问题

健身房私教课致学员受伤,法院判决赔偿 2.5 万!你还敢去吗?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24-06-13 01:05:28 次浏览

小刘为了美体塑形,报名了健身房的私教课。然而,在一次私教课结束后,小刘感觉腰部不适,且症状持续未能得到好转。小刘认为是私教在授课时给自己安排了超出身体负荷的运动项目所致

原告小刘诉称,2020年4月,小刘在该健身房注册成为会员,并陆续购买了团课卡、私教卡等服务,一直预约该健身房的私教课程进行锻炼。2021年6月,健身房的私教在上课时要求小刘做哈克深蹲,在未评估小刘身体状况的情况下,擅自要求小刘将铁片的重量增加到四五十公斤。小刘当即告诉私教,太重了,不舒服,但私教表示没事,并坚持让小刘完成动作。当晚,小刘感觉腰酸背痛,之后几天都没有好转。小刘随后联系私教,告知了情况,但私教表示是肌肉酸痛,休息几天就没事了。 后因临近学期结束,小刘学业繁忙,未能及时就医,但疼痛症状一直未见好转。最终小刘于2021年8月到医院急诊就诊,被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背部软组织劳损、腰肌劳损、腹内肌劳损,需要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小刘认为,上述症状及受伤情况是健身房指派的教练指导不当导致的,健身房存在严重违约及履行合同的过错,给小刘造成了身心损害,严重影响了小刘的正常生活和学习。故请求解除与健身房签订的健身私教服务合同,健身房赔偿小刘医疗费、康复费等费用共计13万元。

被告健身房辩称,双方已于2021年6月协商解除合同,健身房已退还小刘尚未使用的合同费用。小刘无法证明自身损害与健身房的行为存在因果关系,现有证据也无法证明小刘身体损害是由健身房的过错造成的。私人教练建议小刘尽快去医院治疗,但小刘因自身琐事耽误就医,导致病情加重。此外,小刘在未去医院就医期间,还擅自到私人诊所、按摩院、理疗室进行康复治疗。上述行为均属介入因素,病情加重、训练中断与小刘身体损害结果之间均存在因果关系的可能性。

法院经审理认为,目前双方均认可私人健身培训服务合同于2021年6月解除,法院对此依法予以确认。

上海健身房私教多少钱一节课_上海健身房60万私教_上海健身房私人教练怎么收费

关于损失赔偿部分,由于本案小刘明确以合同之诉提起本案诉讼,健身房承担赔偿责任的前提是其在为小刘提供健身服务时违反了合同约定。对此,法院认为,首先,健身房作为健身私教服务提供者,应当负有保障健身私教会员小刘人身安全的义务;其次,根据本案查明的事实,小刘于2021年6月完成私教课程当天,通过微信向私教反映腰部不适,经医疗机构诊断,确认小刘的损伤为腰椎间盘突出、腰腹肌劳损等,结合私教课程涉及的哈克深蹲内容,腰部受伤的可能性较大。健身房虽然否认因果关系,但并未提交充分证据证明因果关系真实性不明确。 综上,法院认定健身房在为小刘提供健身私教服务时,构成违约,健身房虽然主张小刘存在过错,且扩大了损失,但并未提交充分证据,故法院不予采纳,健身房应承担全部违约责任。

最终,法院根据小刘提交的证据,认定其合理损失为医疗费、康复费、合理开支等经济损失共计2.5万元,判决解除双方私教健身服务合同,并要求健身房赔偿上述损失。

判决宣判后,双方均未上诉,健身房已按照判决履行赔偿义务。

上海健身房60万私教_上海健身房私教多少钱一节课_上海健身房私人教练怎么收费

法官说:

锻炼时不要盲目跟随教练,如发生纠纷,请保存医疗证据。

目前,健身已经成为一种全民参与的潮流。健身作为一项专业性极强的运动,如果缺乏专业人士的指导,很容易出现运动风险。这也是越来越多健身人士选择私教课程的原因。作为一名专业的健身教练,既要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又要具备指导他人安全进行健身运动的技能。相比于顾客自己去健身房锻炼,私教课程的私人定制程度更高。私教不应该机械地用理论数据要求每一个健身学员完成一套既定的健身课程,而应该结合学员自身的身体状况考虑私教课程内容的合理性和适应性。

上海健身房60万私教_上海健身房私教多少钱一节课_上海健身房私人教练怎么收费

一般而言,在因家教受伤而产生的纠纷中,双方争议的焦点往往在于伤害后果与家教内容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而这一般可以在诉讼过程中通过对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鉴定来确定。在双方均未申请鉴定的情况下,法院也会结合原告提交的证据,运用一般常识来判断过错程度,从而判断健身房是否应承担法律责任。另外,此类案件中,虽然家教老师本人是授课人,但其授课行为属于职务行为,因此,一旦学生受伤,用人单位也就是健身房就应该承担赔偿责任。

为了降低运动风险,学员在选择健身房和私人教练时,应充分了解健身房和私人教练的相关信息,如查询是否有类似纠纷、经营年限等,不要盲目以价格判断,更不要冲动“割手”或“上当”。同时,在运动时要时刻关注身体变化,如有不适应及时告知教练,停止当前动作,切勿盲目跟随教练,过度运动造成身体损伤。另外,一旦发生纠纷,应及时就医,并保留相关就医证据,以便日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健身房在招募私人教练时,也应关注私人教练的个人技能和专业水平,时刻提醒私人教练在保证学员身体安全的基础上进行健身教学,防止不必要的纠纷,并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

(本文人物均为化名)(北京海淀法院 朱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