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手:“挺帅”团领衔中国红
东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中国体育代表团介绍了两位旗手——两届里约奥运会冠军、女排队长朱婷和跆拳道冠军赵帅。开幕式上,朱婷和赵帅1.98米和1.88米的身高绝对让人眼前一亮。但最耀眼的还是中国红,红色的口罩、红色的衣服、红色的五星红旗。
首枚金牌——这个冠军有点可爱
“9.8环!杨茜赢了!中国队夺得东京奥运会首枚金牌。恭喜杨茜,恭喜中国代表团!”央视“怒吼”式的评论足以说明女子10米气步枪首枚金牌的重要性。它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打响了第一枪,缓解了压力,开启了“奖牌雨”模式。
你能想象吗?顶住巨大压力的,是一个00后可爱的女孩,场上场下截然不同。拿起枪比赛的杨茜异常冷静沉着,大将风范十足。翻盘取胜,展现出她有一颗大心脏。走下赛场,杨茜展现出小女孩般的可爱,也正是她,掀起了随后的心形点赞风暴。
师徒二人——“军功章”的另一半
中国奥运健儿在奥运会上为国争光,值得一切赞誉,而冠军背后的教练员也应该受到赞扬。
获得4×100米混合泳接力银牌后,徐嘉余把沉甸甸的奖牌挂在恩师夫人楼霞教练的脖子上。他说,如果徐教练还在,他会拍拍他的肩膀说一声“干得漂亮”。在举重赛场上,87公斤以上级冠军李文文和她的教练吴美锦被称为“最可爱的形形色色师徒”。比赛中,吴美锦在李文文做每个动作前都会给她按摩放松。夺冠后,李文文邀请教练上台共庆,场面感人。男子50米步枪三姿决赛后,杜丽拥抱爱徒张长虹的照片火了。夺冠后,这位“00后”小将发文在社交媒体上感谢教练杜丽。 他写道:“感谢我的教练杜丽,她在幕后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和指导,让我有信心站在奥运赛场上。”他们是中国运动员和教练员之间深厚革命感情的缩影,师徒传承是中国体育一步步走向强大的有力支撑。
00后:展现中国“新浪潮”风格
“00后”运动员们在奥运会上首次亮相,扛起了中国体育的希望大旗。杨茜、蒋冉欣、张家齐、陈雨茜、杨俊轩、汤慕涵、张艺凡、李冰洁、关晨晨、全红婵、张长虹、李文文、孙颖莎、王宗源、孙梦娅……他们为中国队夺得了超过三分之一的金牌,运动员们在游泳、射击、举重等项目上纷纷打破世界纪录和奥运会纪录。他们在竞技赛场上用真正的实力,展现出中国“后浪”的风采。
全红婵夺得女子十米台金牌,赛场上是绝对的冠军;赛场外,以“星哥”为代表的采访“泥石流”盛行。别以为暑假里她们只会窝在空调房里捧着手机,网友们无奈感叹:看看14岁、15岁、16岁……赛场外,这些“00后”们也用“青春”展现出中国新一代的独特风采。
老兵——用坚持书写传奇
2000年以后出生的年轻运动员们正在开拓创新,征战四届奥运会的老将们也在延续传奇,从北京到伦敦,从里约到东京,他们用坚持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
几乎包揽了所有冠军的巩立姣最终在东京以20米58的个人最好成绩夺冠,这一刻她等了21年。35岁的庞伟在东京再夺一金一铜,昔日的“天才少年”如今已成为“传奇”。蹦床运动员董栋表示,能在国际大赛上升国旗、奏国歌,是自己多年坚持的动力,虽然本届奥运会没能夺得金牌,但也用精彩的表现为自己的奥运生涯画上了完美的句号。产后复出奥运的吴静钰,虽然没能在东京站上领奖台,但她的故事已经足够传奇,她用行动告诉年轻运动员,年龄永远不是追梦的障碍。花样游泳运动员黄雪晨用坚持和汗水夺得两枚银牌。田径运动员李玲无缘决赛,但仍表示不气馁、无怨无悔。
突破——不是金牌,但胜过金牌
“突破”也是本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关键词之一,虽然有的运动员未能站上最高领奖台,但他们在最高竞技舞台上超越了自己的极限,书写了中国体育新的历史。
男子100米,苏炳添以9秒83的成绩打破亚洲纪录,成为首位进入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的中国人,他与女子800米王春雨、铅球巩立姣、标枪刘诗颖、三级跳远朱亚明一起改写了中国田径的历史。从零突破的佳绩也在东京不断上演。毕坤在男子RS:X帆板比赛中获得铜牌,打破了中国男子帆船队的“奖牌荒”。中国组合张良/刘志宇在男子双人双桨赛艇决赛中获得铜牌,这是亚洲首枚奥运男子赛艇奖牌。此外,在大球赛场上,由王莉莉、杨淑玉、张志婷、万纪源组成的中国女子三对三篮球队获得铜牌。 这是中国篮球自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后,近30年来首次再次站上奥运领奖台。
包罗万象——成就“完美”的故事
本届奥运会,两面五星红旗同时升起的“名场面”屡屡上演。截至曹缘、杨健分获男子10人桌冠亚军,中国体育代表团已包揽乒乓球、羽毛球、跳水、体操、蹦床等10个项目的金银牌,堪称完美。
中国体育健儿多次包揽金银牌,也为网友们提供了开玩笑的素材:中国队遗憾丢掉铜牌;他们把奥运会变成了全运会;这场比赛,教练可以坐在看台上看;他们又包揽了奖牌。
潜力:巴黎有望看到一位有前途的年轻球员
中国体育代表团这些潜在新星在东京奥运会上的表现让人吃惊。
她们有的年少有为,一出道就处在事业的巅峰。14岁的全红婵在女子十米台比赛中表现完美,三跳满分夺金,网友评论她水花比饺子还小。张雨霏在东京游泳赛上斩获2金2银,这位游泳女神成为中国游泳队新领军人物。有的挑战新项目,瞄准巴黎。16岁的滑板少女曾文慧被外媒称为“中国火箭”,她从武术开始练习滑板,仅用4年时间便夺得奥运会女子街头滑板第六名。姑娘的下一个目标是3年后的巴黎奥运会。
告别——传奇谢幕,难说再见
奥运会也是一个告别的舞台,看到传奇人物在这个舞台上告别,让人感动。
“郎平教练,谢谢你。”一场与资格无关的酣畅淋漓的胜利,一段充满遗憾的奥运之旅,在告别的时刻,现场解说员说出了所有人的心声。在《阳光总在风雨后》的背景音乐下,姑娘们和郎教练哭着紧紧拥抱在一起。传奇转身,难舍难分。中国女排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全力以赴,永不放弃。告别不是结束,而是王牌队伍新征程的开始。奥运赛场上少了一些伤感的告别。37岁的吕小军把赛场当成了最璀璨的舞台,在职业生涯中倾尽全力,展现最灿烂的自己。面对一群二十多岁的年轻对手,吕小军以总成绩374公斤夺得男子举重81公斤级冠军。
奋斗-你爬上去的样子真美
通往巅峰的路比站在巅峰更精彩,本届奥运会中国健儿完美地诠释了这句话。
男子67公斤级举重决赛,让很多人泪目。陈丽君在抓举表现不佳、落后11公斤的情况下,决定“拼死一搏”,直接在挺举上加重12公斤,以332公斤的总成绩夺冠。这背后,是他两个奥运周期9年的努力,是他“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掌握在上帝手中”的信念。作为四届奥运会老将,巩立姣的过往奥运经历充满遗憾,她拿过第四、第三、第二名。但巩立姣就是想拿金牌,这种执念激励着她每天好好训练。8月1日,女子铅球决赛,32岁的巩立姣以20.58米的成绩夺得金牌。“我失败过,但我也爬起来过,所以我觉得现在是我最强的时候。” 体操男子鞍马决赛,孙伟前半套动作完美,后半套动作出现失误摔倒。之后,孙伟坚持完成全套动作,以13.066分获得第八名。其实,他一直在与伤病作斗争。“这个我就不说了,重要的是我坚持下来了。”孙伟忍着手部受伤的疼痛,扛起巨大的压力,给观众带来了笑容。虽然没拿到奖牌,但堪称英雄。
面具——奥运会的独特风景
受疫情影响,推迟一年的东京奥运会在空场举行,口罩成为一道独特风景。领奖台上,红色口罩与五星红旗遥相呼应,成为中国体育代表团的专属标志。
作为奥运会百年历史上首届疫情下举办的奥运会,东京奥运会意义重大,它的成功举办为抗击疫情带来新起点的信心和希望。中国体育代表团严格遵守组委会疫情防控的各项规定,截至目前,尚未出现核酸检测阳性或被组委会认定为密切接触者的情况。
谢谢 - 两个字胜过千言万语
在运动员赛后的个人致辞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就是“谢谢”,走下领奖台后的一句感谢,胜过千言万语。
感谢祖国,发自内心。在这个特殊时期,没有祖国的大力支持和保障,中国运动员根本站不上东京赛场,更别说争夺金银牌了。铅球冠军巩立姣说,自己能取得好成绩,得益于国家的好政策。“国家给了我们很多补贴,没有祖国的栽培,我们的梦想就没法实现。首先要感谢祖国。”感谢团队,用真情实感。女乒夺冠后,三位主力队员自发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感谢信”。陈梦说,这枚沉甸甸的金牌是属于团队的;孙颖莎说,感谢团队和教练的培养;王曼昱说,感谢刘诗雯在现场为我们加油。
心形——小小姿态,大魅力
奥运会再次让心形手势流行起来。
从首金得主杨茜开始,中国运动员现场无数次做出心形手势,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心形风暴。有李文文的重量级心形手势,有马龙的绕圈心形手势,有女排队员们“催泪”的心形手势,还有三位“跳水女王”郭晶晶、陈若琳、施廷懋的“传承”心形手势……上一秒还沉稳冷静的运动员,下一秒化作可爱的小爱心手势,融化了屏幕前观众的心。小爱心手势,展现出中国运动员在比赛中更加自信从容,拼尽全力争取每一次胜利,尊重规则、尊重裁判、尊重对手,赢了不骄,输了不馁,展现出中国年轻一代朝气蓬勃、奋力进取的精神风貌。
泪水——赛场上最动人的注脚
比赛结束的那一刻,有人喜极而泣,有人惋惜而哭,有人百感交集而哭。在奥运赛场上,眼泪从来不是软弱的象征,而是坚强的释放。
女子链球银牌得主王铮接受采访时哭了,她谈到过去几年的艰辛和此刻的满足。跳水运动员施廷懋在得知自己夺冠后,用毛巾捂住脸,轻声抽泣。乒乓球队“新文”丢掉银牌,刘诗雯表示愧对所有人,流下了愧疚的眼泪。女子800米选手王春雨以个人最好成绩结束奥运之旅,脸上的泪水始终未干。“虽然遗憾,但我相信以后可以弥补,一定会更好。”王春雨眼含热泪,笑着说了这句话。眼泪是赛场上中国运动员最动人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