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疫情期间,人们户外运动时间减少,高血压患者居家如何运动?
梁晨: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运动可以提高心肺耐力,增加血管弹性,调节自主神经系统,减轻体重,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高血压患者在运动前,首先要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年龄、体重、健康状况、病情控制程度、既往的运动习惯和身体状况等,然后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建议以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为主。在正式运动开始前,应提前做5~10分钟低强度的热身运动。正式运动后,可根据自己的感觉判断运动强度,一般运动时能说话,但不能唱歌,微微出汗,即表示达到了比较合适的运动强度。此时的运动强度约为个人最大心率的60%-70%,维持这个运动强度大约需要20-30分钟。最后,在运动结束前,应做5-10分钟的拉伸运动,以缓解疲劳。
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头晕、头痛、胸闷、胸痛、心悸、乏力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就地休息,有条件的话,应监测血压、心率等。
疫情期间,我们建议高血压患者在家可以做一些有氧运动、健身舞,也可以选择一些呼吸与放松相结合的运动,比如八段锦、太极拳等,因为这些运动对于稳定自主神经,帮助我们调节血管的收缩与舒张是非常有益的。
Q:高血压患者不适合做哪些运动?居家运动应注意什么?
梁晨:首先高血压患者不宜做屏气、爆发性的运动,比如比较常见的俯卧撑、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等。因为这些运动需要屏气、收缩头颈部的肌肉,会造成血压一过性的升高。另外高血压患者不宜做频繁变换体位或者长时间低头的运动,因为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反射功能比较差,加之降压药物的影响,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突然站起或者坐着变换体位,出现头晕、眼前发黑,甚至晕厥的现象,所以高血压患者不适合长时间低头运动或者频繁变换头位。
另外,当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高血压患者一定不要运动,比如血压控制不好,近期不稳定,波动很大。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原发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比如有明显的心律失常、不稳定性心绞痛、脑血管痉挛等,这种情况下就不要运动,否则运动的风险很大。另外,提醒大家,急性感染期,最好不要运动。
最后强调一下,规范的药物治疗对于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运动过程中不要随意调整或停止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