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年卡和私人课程分开,会员期内只能上私人课程是否合理? 市场监管部门建议,消费者与健身机构发生费用纠纷时,可联系当地监管机构协调解决。
●有关各方的报告
只有有效会员才能参加私人课程。 这算不算霸主条款?
2018年开始健身的蒋女士,去年7月在自己常去的健身房——圣多美健身游泳(东城国际店)花了1200元参加了五堂私人训练课。 今年2月,蒋女士打算春节后去健身房多锻炼身体,却发现自己购买的私教课程无法使用。
“我在2018年曾一度报名了30个月的健身房会员,到2020年12月就到期了。会员卡到期时,私教的次数还没有用完,我觉得这是一个霸道的条款。” ” 蒋女士告诉记者,健身房给出的解释是,参加私教课程的前提是健身房会员资格在有效期内。
姜女士介绍,在微信上听了私教教练的介绍后,她通过转账的方式支付了课程费用。 两人微信交流过程中,导师没有向她提及私人培训班的条件,他也没有。 与教练签订合同。
该健身房向记者解释,该健身房于2019年收购并整合了原健身房,因此蒋女士在申请会员时可能没有签订合同,但有效的会员卡一直是私人培训班有效的前提条件。 “我们的健身房是会员制,会员制中取消了私教课程,所以只有有效的会员才能继续参加私教课程。”
3月24日上午,记者来到圣多美健身游泳(东城国际店)。 私教课程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购买私教课程有两种方式:时间和频次。 “一种是按照年数,一年私教课程的价格是38888元,一年内可以无限次参加私教课程。另一种是购买私教课程的次数,但他们需要在会员有效期内使用。”
●记者调查
有健身房
私人课程和会员卡不绑定
通过大众点评网站,记者联系了成都几家热门健身机构,包括健身房、健身工作室。 这些机构私教的付费方式大致分为以会员卡为前提、设定有效期和按次付费。 付款方式分为三种。
记者从位于交子大道的一家健身房了解到,该健身房目前按照课程阶段收费,需要更新会员卡后才能参加私人课程。 “我们的规定一直都是这样,我们也会提前向学生说清楚,我们认为这样的规定是合理的。”
东方希望天祥广场一家健身房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有效的会员卡确实是有效私教的前提,但“只要你的会员卡一次充值两年,就可以成为我们的黑”。黄金会员,到期后仍可成为黑金会员。” 未完成的私人课程不会受到会员期限的影响。”
位于龙湖滨江街的一家健身房表示,可以将会员和私人培训班分开,但私人培训班有时间和地区限制。
记者还了解到,市场上不少规模较小的“健身工作室”采取“无会员卡”模式。 学员可以直接购买私人培训班的班次,与普通会员分开管理,但也需要在有效期内。 完成的。
●律师声明
购买课程前请仔细阅读合同
如果没有通知,需要调解维权。
四川君益律师事务所律师徐斌表示,如果健身房在付费时不注明私教课程使用条件,则涉嫌霸王条款,属无效约束。 消费者可通过市场监管部门寻求协调解决。 “对于有时间限制的私教课程,健身机构需要履行以文字或语言方式告知消费者时间条件的义务。”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律师宋宏宇认为,消费者在与健身机构签订合同时应注意文本内容。 “如果是书面合同,一般会采用格式条款。这时候消费者需要注意条款中涉及使用条件的内容是否是下划线还是粗体。如果商家明确告知使用条件,不属于霸道条款。如果没有明显提示,消费者可以与市场监管部门协调维权。 他表示,如果双方没有签订合同或者只是口头约束,健身房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其已经履行了告知义务。
蒋女士告诉记者,她付费时并没有与健身房签订书面合同。 她当时只有付款记录,目前正在等待协调。
●行业协会
尝试引入第三方支付平台
记者从成都市体育局了解到,按照“谁批准,谁处罚”的原则,离不开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协调和当地体育管理部门的通知协助。 “如果消费者与健身机构之间出现收费纠纷,可以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寻求帮助,体育管理部门也会协助协调。”
成都市成华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桃七路市场和质量监督办公室协调科负责人告诉记者,姜女士与健身机构之间的纠纷已进入协调处理阶段。 “对于此类问题,我们会先让当事人和机构协调处理。目前,健身机构并没有拒绝退款。接下来,蒋女士可以预约健身机构处理预付款纠纷。”协调,协调不成的,只能走司法途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处理。沟通渠道需要很长时间,我们还是主张协调解决此类纠纷。”
成都市休闲健身服务行业协会秘书长张伟表示,成都健身行业目前也在探索利用第三方平台来降低风险。 消费者可以向第三方平台支付费用,第三方平台将按时向健身机构支付费用。 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短期现金流,但从长远来看,对健身机构和消费者来说都是有利的。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郑然 王培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