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黯然退出后,它会带来新的惊喜吗?
近日,百丽时尚集团(以下简称“百丽”)正式向香港联交所提交招股说明书,拟在主板上市。 美国银行和摩根士丹利担任联席保荐人。
招股书显示,2019-2020财年和2021财年前9个月,百丽总营收达到594.78亿元,毛利率高于60%,但来自鞋类的营收占比接近90%。
“富士研究”认为,经过资本的洗礼,百丽内部结构有所优化,但仍存在品类单一的隐忧。 “鞋王”时代会重启吗? 此次IPO或许是市场对百丽的考验。
40岁鞋王重启IPO
想必很多女孩子都对贝儿很熟悉。 它一度非常流行,统治了时尚女性的鞋柜。 被称为一代“鞋王”。 创始人盛百娇打出“女人所过之处,必有美女”的口号。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盛百娇套现数百亿港元,离开公司,易主高瓴资本,成为第一大股东。
图片来源:百丽官方微信
百丽2007年上市,市值670亿港元,2013年一度突破1500亿港元。或因电商冲击,百丽鞋类业务销量持续下滑,线上转型失败, 2015年以来,股价一路下跌。
2017年,百丽国际被高瓴资本领投私有化,并从港交所退市。 当时百丽市值已跌至531亿港元。
近日,贝儿又“杀”回来了! 3月16日,百丽正式向香港联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招股书显示,百丽2019-2020财年和2021财年前9个月的营收分别为201.14亿元、217.37亿元、176.27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16.65亿元、26.16亿元、22.97亿元,净利润率分别为8.3%、12.0%、13.0%。
同期毛利润分别为131.34亿元、139.58亿元、115.59亿元,毛利率分别为65.3%、64.2%、65.6%。
回归后,百丽毛利率高达60%以上,但净利润率相比之下略显薄弱,或许是因为成本侵蚀了利润。
2019-2020财年和2021财年前9个月,百丽销售成本分别为69.81亿元、77.79亿元、60.68亿元,占总营收的34.7%、35.8%、34.4% 。 销售及营销费用分别为81.31亿元、84.36亿元及71.83亿元,占总收入的40.4%、38.8%及40.7%。
《富士研究》认为,回归的百丽营收和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但增速缓慢。 与退市前超过400亿的年营收相比,如今的百丽已不再是人们心目中巅峰时期的百丽了。
还是偏爱线下鞋
在资本的助力下,百丽不断完善业务布局。 目前,其主营业务分为鞋业和服装两部分。 拥有20个自主品牌和合作品牌,价格区间覆盖大众、中端、中高端和高端市场。 布局包括大众时尚、中高端时尚、功能休闲、时尚活力等。
招股书显示,2019-2020财年和2021财年前9个月,鞋类营收分别为176.61亿元、187.68亿元、152.63亿元,占比87.8%、86.3%、86.6%。占总收入的%; 服装收入分别为24.53亿元、29.69亿元和23.64亿元,占总收入的12.2%、13.7%和13.4%。
从毛利润和毛利率来看,同期鞋类毛利润分别为116.77亿元、121.53亿元和100.88亿元,对应毛利率为66.1%、64.8%和66.1%; 服装毛利润分别为14.57亿元、18.05亿元。 人民币和14.71亿元,对应毛利率分别为59.4%、60.8%和62.2%。
在电商的冲击下,百丽也优化了销售渠道。 在加大线上渠道布局的同时,线下渠道也从百货商店转向商场、奥特莱斯。
招股书显示,2019-2020财年和2021财年前9个月,线下渠道收入分别为168.13亿元、170.57亿元、131.22亿元,占比83.6%、78.5%、占总收入的74.4%; 线上线上渠道收入分别为33.01亿元、46.80亿元和45.05亿元,占总收入的16.4%、21.5%和25.6%。
与此同时,百丽仍面临库存压力。 2019-2020财年和2021财年前9个月,其库存分别为37.46亿元、36.68亿元、46.71亿元,库存周转天数分别为195.7天、173.9天、188.1天。
据《富士研究》称,虽然百丽在业务布局、销售渠道等方面做出了优化,但鞋类仍占据主导地位,线上渠道薄弱,同时也面临库存压力等风险因素。
如何赢回Z世代?
Frost & Sullivan数据显示,2020年鞋类和服装零售额分别为1870亿元和11.27亿元,分别占中国时尚市场零售总额的11.9%和71.7%。 预计2020年至2025年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3.0%和2.7%。
从数据来看,鞋服市场零售额相当可观,但占比较大的服装品类尚未成为百丽的支柱业务。
招股书中,百丽表示,其以240亿元人民币的零售额在中国市场本土时尚企业中占据1.5%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但其他四家也分别占据了1.5%和1.0%的市场份额分别。 、0.6%和0.6%,行业集中度相对分散,百丽不具备明显优势。
另一方面,百丽在中国市场前五名时装公司中排名第四。 根据其招股书,其包括全球奢侈品配饰公司和全球快时尚公司。 可见,百丽面临的对手不仅仅来自中国。
图片来源:百丽官方微博
一些Z世代消费者曾向富士研究院表示,在选择鞋子时,他们首先考虑的是美观,其次是品牌、价格和舒适度。 他们还开玩笑说:“就算脚断了,我也会穿我最喜欢的鞋。” 。 但也有一些实用主义者更注重舒适度和价格,所以运动鞋会是他们的首选。
Z世代是未来时尚市场的主力军,不少企业精准瞄准了他们。 然而,对于以皮鞋闻名的百丽来说,面对Z世代多元化的需求,其竞争对手不再只是同一品类的品牌。
《富士研究》认为,虽然消费者需求的增加让百丽有了更多切入点,但也意味着将面临更多国内外品牌、甚至品类的挑战。 与此同时,消费者不仅更加挑剔,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不会留给百丽太多的时间。
不想只卖鞋的“鞋王”能否重启?
退市期间,高瓴资本对百丽国际(原上市代码01880.HK)业务进行分拆重组,分拆运动鞋服销售业务Top Sports,并于2019年登陆港交所。
IPO消息公布后,淘宝(06110.HK)一度涨幅超过15%,这或许反映了市场对百丽的期待,但挑剔的消费者是否会为其买单仍是一个问号。
百丽回归后,上市或许是其一个新的开始,但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贝儿能否在解决“偏科学”问题的同时赢得Z世代的芳心呢?
贝儿此次“回归”,她能否完成自己的“美丽蜕变”,从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呢?
本文的一些参考资料:
1、《退市五年,鞋王百丽重出江湖:毛利率65%,高瓴带来了哪些变化》,澎湃新闻
2、《“鞋王”百丽退市回港,高瓴这次押对了吗?》,野马财经
3、《40岁“鞋王”欲重回港交所:百丽不想只卖鞋,已在全球布局多个服装品牌》,时代财经
作者 | 修一
排版|易鑫
制片人| 尤达
出品| 富士研究所